什么是消化性溃疡
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与十二指肠球部、肠溃疡病变。主要表现有长期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、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反胃、嗳气、泛酸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!
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至1小时出现,经过1-2小时后逐渐缓解,病痛多在剑突下或稍偏左处
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食后3小时及在两餐之间发生,病位主要在上腹部偏右处,进食后可获暂时缓解
中医辩证:
中医认为主要是感受外邪,饮食不节,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因素菜
病位主要在胃,是胃气郁滞,胃失和降。病理因素主要有气滞、寒凝、热、湿、瘀等。
辩证分类
①寒邪犯胃:
胃痛暴作,恶寒喜暖,得温痛减,遇寒加重,口淡不渴,或喜热饮,舌淡苔薄白,脉弦紧
②饮食伤胃
胃脘疼痛,胀满拒按,嗳腐吞酸,或呕吐不消化食物,其味腐臭,吐后痛减,不思饮食,大便不爽,得矢气及便后稍舒,舌苔厚腻脉滑。
③肝气犯胃
胃脘胀痛,痛连两胁,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,嗳气、矢气则痛舒,胸闷嗳气,喜长叹息,大便不畅,舌苔多薄白,脉弦。
④湿热中阻
胃脘疼痛,痛势急迫,脘闷灼热,口干口苦,口渴而不欲饮,纳呆恶心,小便色黄,大便不畅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
⑤瘀血停胃
胃脘疼痛,如针刺,似刀割,痛有定出,按之痛甚,痛时持久,食后加剧,入夜尤甚,或见吐血黑便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涩
⑥胃阴亏损
胃脘隐隐灼痛,似饥而不欲食,口燥咽干,五心烦热,消瘦乏力,口渴思饮,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
⑦脾胃虚寒
胃痛隐隐,绵绵不休,喜温喜按,空腹痛甚,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,泛吐清水,神疲纳呆,四肢倦怠,手足不温,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脉虚损或迟缓
取穴:中脘、天枢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内关、脾俞、太白、胃俞等
中脘穴
定位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
功效:健脾和胃,消食导滞
天枢穴
定位:腹中部,脐中旁2寸,腹直肌中
功效:通调胃肠化瘀止痛理气消滞
胃俞穴
定位:在背部当12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
功效:健脾和胃
阴陵泉
定位: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
功效:运中焦健脾胃化湿滞
在国耀中医学堂您不仅可以自我健康的调理,还会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专家,欢迎您加入国耀中医学堂。
想了解更多的知识点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