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,我院胃肠科联合麻醉科成功实施首例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(EMR),目前患者恢复良好,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。
患者因腹痛一月余入住我院胃肠科,接诊医生主治医师杨远东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检验后,诊断为1、多发性胃息肉;2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并胃窦糜烂。为让患者减少更多痛苦,结合病人实际情况,胃肠科主任赵洪庆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术前讨论,如果采取EMR手术的话,会让患者少受创伤、安全性高、恢复快、并发症少且费用低等优点,虽然此手术在我院未开展过,但我院自今年6月份新购置的胃肠镜设备已设入使用,并派医院进行了相关技能的业务培训,已完全具备开展此项手术的能力和实力。经过沉思熟虑,权衡利弊,在与本人及家属进行沟通同意后,决定为患者实施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。手术中,在麻醉科协作支持下,在胃肠科护理人员的默契配合下,主治医师杨远东很快找到了息肉的位置,用注射针在病变黏膜下层打水垫,使病变隆起,再用圈套器或者切开刀把病变切除,十分钟后,手术顺利完成。患者术后醒后未诉特殊不适,无明显出血。
主治医师杨远东提醒大家:出现胃溃疡、胃糜烂后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治疗,以免导致恶变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。中老年人出现溃疡最好3-6个月左右复查1次胃镜;年轻人如果出现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,第一次查完之后,一般2-3个月复查,如果溃疡恢复,可以1年或者2年左右复查。
什么叫内镜下黏膜切除术(EMR手术)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,是由内镜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注射术发展而来的一项内镜技术,其目的是切除部分黏膜,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,因而可起到治疗黏膜病变的作用。
EMR手术优点该手术具有创伤小、安全性高、恢复快、费用低、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。
EMR手术适应证1、获取组织标本,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道病变;
2、切除消化道扁平息肉(直径小于2cm)、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。如果肿物直径超过2cm,切除就比较困难,应该转到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。
3、理论上讲无淋巴结转移、浸润程度较浅、以及采用内镜技术可以安全完整地切除的消化道局部病变。
微编:张桃
审核:谢芳赵洪庆
医院办公室:—
急诊急救—
医院总值班:
院训:
铸精诚
扬国粹
求卓越
播仁爱
医院宗旨:
患者至上
质量第一
承古纳今
仁和济世
扫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