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是胃癌高发区,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例,占世界胃癌发病总人数的42%。大多临床胃癌患者会有胃病病史。资料显示,有3%~5%的胃溃疡患者最终发展成胃癌,尤其是慢性溃疡反复发作患者。
那么,从胃溃疡到胃癌到底有多远呢?胃溃疡是良性病变,而胃癌则是恶性肿瘤。由于,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,很容易造成误诊。
因此,胃溃疡患者更要注意自已身体的“蛛丝马迹”,提高警惕,如若发生癌变,能做到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在年龄与病程上
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,90%的患者均有上腹痛,且呈周期性发作,每次疼痛可持续几天、几周甚至几个月,然后有一定时期缓解,之后又再发作。
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,早期胃癌一般无明显不适。但一旦出现上腹疼痛等症状,便呈进行性加重,病情发展较快,病程短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食欲上
胃溃疡病人一般情况良好,食欲尚可,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,不会形成腹部包块。
胃癌患者食欲较差,晚期可无食欲,全身进行性消瘦,多有贫血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都有胃痛
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,即餐后半小时开始,疼痛持续几个小时,有烧灼感或钝痛,其后逐渐消失,直到下次进食后再次出现。
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,与进食无关,进食后疼痛可加重,也可减轻;疼痛性质不定,可以是钝痛或剧疼,常有饱胀感;晚期疼痛加重,多为持续性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服用抗溃疡药物后
服用后胃溃疡症状一般能够缓解。
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,效果变得不明显,甚至无效,就应该怀疑可能是癌变的先兆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出现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,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,并且发生严重贫血,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。
为防止癌变,除积极治疗胃溃疡外,还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,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维生素C的食物,减少致癌物质—亚硝胺的摄入及体内合成,补充维生素C及钙,饮茶饮牛奶。
流行病学研究显示,被幽门螺杆菌(Hp)长期感染的患者,换胃癌的风险会大大提高,胃癌患者中Hp感染率为43%~78%。因此,为了安全起见,及时用专业的清幽牙膏清除口腔Hp,将Hp“拒之门外”,防止感染的发生,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。
玲小安赞赏